这是考现场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更是考核相关活动的知识积累。
桐桐心说,倒也也不是为难!如果主持人的台本上有许多关于历史的东西,而主持人本人对此没有积累,不熟悉,死记硬背,嘴瓢了就出大事了。尤其是人一紧张,短期内的记忆最容易混乱。不如本身就掌握的人手到擒来。
其实,如果接到通知做足了功课的,用一晚上的时间将这些背诵过关,今天应该也不会被难住。
但显然,小伙子对英语高度的自信,但一问到简说历史,当时连表情管理都没有了,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一脸的不可置信。然后愣了十多秒之后,只答说,“被殖民一百多年,谢谢。”
然后考核就结束了,没人再问。小伙子一边松领带一边往出走,这也太难了。
桐桐前面是个姑娘,人家上去了,桐桐就站过去,到台子边上。后面夏娇跟进来了,抽了资料之后,又站在等候区。
台上的女孩拿着稿子,发音很准,她这段是介绍一国两制的。念完了,老师又问:“说一说AO门的地理位置。”
女孩现在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说了地域上与哪里哪里比邻,甚至出于经纬度,什么温带,什么气候,什么地形,有多少土地面积,人口,都附带着说了,极其详尽。
然后这个女生下台,拿到一张绿色的纸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这个一下去,桐桐就紧跟着上去了。之前两个都有自我介绍,简单的几句话,中英两种语言。她也遵守这个流程,自我介绍。
然后便开始英文资料上的内容,她没看手里的稿子,单就背诵。
正中间那个严肃的男老师抬头看桐桐,这是第一个敢脱稿的。这需要的不仅是记忆力,更重要的是心态。
在紧张的状态上,很难专注一件事的。她能在这个氛围里看几分钟,然后完全脱稿。这不紧说明记忆力比一般人优越,更说明心态稳定,能摈弃周围的环境,专注的去做一件事。
这种人……稳定!一般不会掉链子。
等这段完了,他先问:“能说一说AO门这个名称的由来吗?”
站在台子边上的夏娇倒吸一口气:你可知M*C*不是我真姓……
江海在等候区想抱头:老师没说让准备的这么细呀!
正难受呢,结果就听林雨桐在上面开始说,说古称是什么,明代时往往怎么称呼。什么‘马交’是贸易人对葡国人的称呼。
桐桐的声音不疾不徐,什么《AO门采诗》引《AO门记事》中记载了什么什么,《AO门纪略》中记载了什么什么,《粤省新语》中又另一种说法是什么什么……
引经据典,大段的古文,不打磕绊,不紧不慢,娓娓道来。
而后,便是英语,将这段陈述马上用英语表述了出来。
江海听不懂对不对,但她敢主动多走一步,这就说明她有数,九成的可能都是对的。
他在下面偷偷给夏娇比大拇指:厉害了呀!你加油。
结果老师又问:“你怎么看待这次回归。”
江海马上站直了,要是遇到这种问题,说不定还过得去的。然后他就听,对方是怎么回答的。
结果这一听,江海若有所悟。林雨桐回答的全是报纸上的原话,没有加一点东西。而且,都出自R民日报社论!他平时也播这个,对报纸内容是极其熟悉的,一听就知道出自那篇文章。
等林雨桐一打完,老师点头了,江海也看见有老师递给林雨桐一张绿色的小纸片。这应该是通过的意思。
是的!就是通过的意思。上面写着,明早八点还在这个艺术楼的这间教室集合,参加三天的集训。
但那一沓子绿纸可不至八张,也就是说,集训的人数比最后确定的人数要多。
三天后怕是才能确定最终的名单。
越是严格,证明规格越高,机会越是难得。
她在面外等着,等着夏娇,夏娇出来两手一摊:啥也没得着。
“那段英文太难了!”
没事!这个考的就是有点难。
夏娇觉得:“应该算是规格很高!就算是有人提前搞到英文稿件,提前准备了。可后面的问题更难。”
是吧!都有这种感觉。
两人正说话呢,江海出来了,笑的嘎嘎嘎的,扬了扬手里的绿纸片:侥幸!侥幸。
“我抽到的刚好是从英文报纸上截取下来的!”那那天是我在广播播音的。
夏娇:“……”这逆天的运气!
江海凑过去,低声说:“你们没看过资料吧?这次是G青团中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