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

言情小说>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 第207章 只需确保生产量即可(第1页)

第207章 只需确保生产量即可(第1页)

真正做到武侠小说里那种轻如鸿毛的金丝软甲。要是用它造羽毛球拍,保证更轻的同时,耐久性能提升成百上千倍。总而言之,这种纳米技术应用广泛,能引领人类科技迈入新时代。“这纳米技术的研究好像卡壳了,不能老这么卡着不动啊。”“要是一直这样,别说完成系统任务了,后面好多计划都得泡汤。”汤城此时也很犯愁,纳米技术的研究正陷入瓶颈,短时间内要想再突破,希望渺茫。就算汤城通宵达旦地加班,进度也推进得很慢。“这批量生产的工艺太难了,怎么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呢?”汤城的纳米技术研发已进行到一半,已经制出了极细的纳米纤维,强度更是比以前的纳米材料提高了近万倍,但让汤城很不满意的一点是:这纳米材料的制造工艺,成本实在是太高了。照现在的工艺去大量生产,这星球上怕是没人用得起。“看来得另寻出路了。”又熬了一晚,汤城暂停了对纳米技术的攻关,因为到了这时候,单靠拼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怎样才能跨越这个瓶颈呢?”汤城打开系统看了看所剩无几的科技点,摇摇头又关上了。“科技点也不够用了,得先弄点科技点再说。”汤城打算用系统赠送的科技点,在纳米研究上多点击几次,希望能跨过这个瓶颈。遗憾的是,汤城手头的科技点不多了,连点击纳米科技一次都不够。“看样子得赶紧把这个激波风洞研发完成了,那可是有1000科技点呢。”汤城查看科技点时,也注意到了研发激波风洞的系统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就有1000科技点可以用,用这些点数来加强纳米技术研究,肯定能突破瓶颈。甚至能让研究进度大大提前。想到这儿,汤城来到了俞院士他们那儿。“于老,我手头没别的要紧项目,您这边需要帮忙吗?我可以一起参与研究。”“啊?小汤你也懂激波风洞?”听到汤城这么问,俞院士很是惊讶,所以声音特别大。他这么一喊,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放下了手头的活,围了过来。“汤院士可是全能型人才,我就知道汤院士肯定也精通激波风洞。”“您真的也懂激波风洞吗,汤院士?”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很兴奋,有些人相信汤城懂激波风洞,但也有人不太相信他会涉足这个领域。毕竟,这个领域算得上是比较冷门的,目前该领域的顶尖研究者就他们几个。“我的水平当然比不上各位,但多少能作用。”“所以,俞院士,您这边有什么研究任务,不妨先交给我试试,做得不好您尽管批评我。”“好吧,既然小汤你这么坚定,那就来帮我看看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说着,俞院士就把汤城拉到一旁,然后递给他一堆实验数据。汤城边看这些实验数据,俞院士边解释他们目前遇到的难题。“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用你研发的那种新化合物做爆轰实验。”“按计算,这实验的能量等级应该能达到要求,但实际测得的所有数值都低于预期。”“已经改进很多次了,还是不行,你说这是咋回事?”在俞院士讲解的过程中,汤城已经浏览完了这些实验数据。然后,汤城利用自己的知识,加上从小灵那里得到的一些关于激波风洞的论文信息,综合分析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俞院士,我觉得你们可能走进了一个误区。”“你们觉得爆炸威力不够,就尝试性地增加爆炸物的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爆炸能量等级。”“但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增加爆炸物量后,一方面可能加大了对周围氧气的需求。”“另一方面,爆炸能量过高,可能会过度挤压周围的空气,导致空气密度发生变化。”“这才使得你们测得的爆炸能量等级一直达不到要求。”周围的科研人员一听汤城这么说,立马都觉得有点泄气。因为在他们眼里,汤城这番话站不住脚,实在是违背常理。“大家也别都这样嘛,毕竟汤院士也不是神,啥都知道。不过,汤院士愿意帮忙的心意,咱们还是得感激的。”“对对对,这不怪汤院士。”这时,有几个同事见大家表情不太好看,赶紧出来打圆场。可汤城这时候心思并不在他们的对话上,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余院士那边。因为余院士听完汤城的话后,一直保持着沉默。“我觉得小汤说得有道理,尽管听起来违背常理,但科学不仅仅建立在常识之上,它只认同真相。”“小卜,你马上去准备,把一号药量减掉百分之十!”“于老,这真没必要吧?这怎么可能呢,就算是研究生也应该能看出这么干行不通啊。”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你们都被常识束缚得太深了,有时候常识也会迷惑人,快照我说的办吧。”尽管这些科研人员内心还是不太信这招能成,可看余院士这么坚持,他们也只能照办。他们遵照余院士的指示,把实验装置一号的药量减少了百分之十。“小汤啊,我有种预感,你可能真的帮我们解了个大难题。”“但愿如您所说吧。”此时,余院士和汤城他们站在风洞模型外,望着里面忙碌的同事们。很快,科研人员们按照余院士的指示,把药量减少了百分之十。“接下来,就是验证真理与常识的时刻了,小汤,你来操作吧。”余院士边说边把操作装置递给汤城,汤城也没推辞,直接接过,按下中间的红色按钮。“轰!”随着风洞模型前端传来爆炸声,所有人都紧盯着仪器上的各种参数,特别是中间屏幕上的数据。因为这些参数将证实汤城的方法是否可行。“成了,成了!真的成了!”结果很快出来,看到这个数据,所有人都欢呼起来。“太棒了,我们终于成功了!我终于达到设计要求了!”“汤院士万岁!”“对,汤院士万岁!”实验室里一片欢腾,这时也有人反应过来。如果不是汤城,他们可能还得在这问题上卡很久。“大家静一静,都静一静。”这时,余院士主动伸出手示意安静,研究人员见到院士的手势,也都静了下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小汤是对的,尽管他刚才提出的观点违背了常识。”“但实验证明,常识有时也会欺骗我们。”“所以,我希望各位在今后的研究中,不要过分依赖常识,而要相信真相!”“余院士说得对!”“对,余院士说得对,我们应该向汤院士道歉。”随后,在一位研究人员的倡议下,大家一起向汤城鞠躬致歉。“我想大家可能把这事想得太严重了,我从没责怪过大家的意思。”“毕竟在科研领域,大家就应该勇于质疑、反驳并指出错误。”“如果大家都盲目信奉权威,而不追求真相,那我相信我们永远不会成功。”“汤院士讲得太好了!”随后,众人也为汤城鼓掌,余院士也郑重地过来与汤城握手。“小汤啊,你确实该加入我们的研究团队,有你在,我相信我们的项目能更快取得突破。”本来汤城叫他们来是想让他们研究这个项目,但现在为了抢时间,汤城只好亲自参与进来。不过对汤城而言,这也是值得的。很快,他们便投入了正常的科研工作中。突破了这个难题后,他们的进展飞快,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首台实验模型。虽然是按比例缩小的,不是全尺寸模型,但如果这个模型得到的数据符合预期,那么建造完整模型自然也不在话下。“今天就是检验我们近期研究成果的时候,希望能一举成功。”在即将进行首次试验时,余院士异常激动,毕竟他已年事不轻。能在这样的高龄还能参与顶尖项目,实属不易,所以他当然期盼一举成功。“我们一定能成功的!”余院士话音刚落,汤城这边也是信心满满,因为他已经让小灵进行了计算。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没问题,成功是必然的。“好,准备启动!”随着余院士一声令下,一名研究人员插入钥匙,开始启动实验装置。伴随着轰鸣声,前方的风洞模型开始向外吹风,但这只是初步阶段,风力还很小。“爆轰启动!”余院士一声令下,另一位研究人员立刻按下了爆轰装置的启动键。众人期盼的那一刻终于到来,就看能否达到实验要求了。如果这次能满足试验条件,那就证明他们这个五十倍音速冲击波风洞的研发项目成功了。“五点零三!我们成功了!我们做到了!我们造出了五十倍音速的风洞!”“我们成功了!我们创造了历史!”最终数据出炉时,大家异常兴奋,因为他们终于达到了实验预期。:()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