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附近二楼一个小老太太,端着一个洒水壶打开了窗户,看她的样子似乎准备给窗台上栽种的花浇水。
因为用了隔音玻璃的缘故,小老太太一开始并没有听到外面的哭喊声,可当她打开窗户浇水时,隔音效果自然消失,她立刻听到了下方传来的哭嚎声。
小老太太蹭了大半个头,往下一望:“哎呀,是老列夫的小宝在哭,他怎么摔倒了。”
小老太太呼唤了几声,但小孩哭的太入迷,根本没有听到。
小老太太见状,赶紧收起洒水壶,解开围裙就要下楼。在楼道口,遇到了几个老邻居,他们见小老太太一脸焦急,便询问了一声。
然后……
等到小老太太来到小孩身边的时候,身后已经跟了好几个邻居。
仅仅不到五分钟时间,小孩从身周空无一人,变成了数个邻居围观。因为大家的围观,街道尽头远远看到的路人,也好奇的跑了过来。
此时,小孩身边已经围了一大圈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或许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有名,他们似乎都认识这个小孩,纷纷关心起他来……
而见证这一切的安格尔,却是陷入了一阵沉思。
安格尔原本以为,流量聚集是通过影响周围人的思绪,来致使事件获得热度。
但现在看来,流量聚集似乎并不是强行让周围人关注“小孩摔倒”的事件,而是通过一些细节与巧合,引来对小孩的关注。
也即是,“流量聚集”是一个行为逻辑能自洽的能力。
这毫无疑问,更加隐蔽,很难让人察觉是否有超凡能力的影响。
但也因为需要让行为逻辑自洽,聚集流量的速度,以及对事件推波助澜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1热度点释放的流量聚集,目前来看,引来了八个熟人关注,十多个路人围观。但很多路人也只是看一眼就离开了。
大概也就1热度点,得到了接近二十人的关注。
按照这种算法,就算一次性使用100热度点,估计也就两千多人的关注,其中绝大多数还是路人心态,不会太过在意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围观。
这么看来,流量聚集的效果并不算是太过出众。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优点。其隐蔽的引流方式,便是它的闪光点。
测试完“小孩摔倒”事件后,安格尔没有在原地久待,继续向前。
接着,他又测试了两次“流量聚集”。
其中一次,是安格尔给一个比较冷清的画展给引流。
之所以选择这个画展,安格尔主要是想测试一下,这种画展算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吗?
测试后,安格尔也得出了答案:算。
另一次,安格尔将“流量聚集”用在了一个废土风舞台。
这个废土风舞台,是一个小型集团举办的,热度虽然不高,但也不低,完全不需要安格尔用能力去引流。
他之所以会将“流量聚集”用在了一个废土风舞台,是因为这个舞台,并没有在第十四镇。
而是在第五镇。
安格尔是在路边的一个书报亭里,看到的这个废土风舞台的宣传海报。
当得知这个舞台并不在第十四镇时,他立刻心中一动,决定测试一下,通过宣传海报这种纸媒,能否使用“流量聚集”。
同时,他也想知道,隔着几十公里,这个效果能否抵达废土风舞台的现场。
事实证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