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鉴于目前现的最大类星体质量也只有太阳的六百六十亿倍左右,所以对于如此庞大质量的星体,参与会议的学者几乎都默认了它们是星系。
唯独参与这项研究实验,来自普林斯顿高校的阿米莉亚·艾尔温教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这位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是普林斯顿正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研究员的女教授,认为这很有可能并非宇宙早期形成的星系,而是传说中的暗星。
即三颗由暗物质构成的恒星。
这一离谱的说法在当时就另外两家同时参与该项目研究高校天文学教授的反对。
毕竟暗物质构成的恒星这种说法听起来实在是太过于离谱了。
而且这三颗星体的质量之大,过了太阳的一千亿倍。
按照这个质量,它不可能是恒星,必然会坍缩成黑洞。
所以在这个看法提出的时候,很快就被其他研究员共同驳回了。
但阿米莉亚·艾尔温并没有放弃,她一直都在收集各种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直到今天,重新召开了讨论会,再度提出了她的理论。
听到格林·班克罗夫特教授的话语,留着一头披肩长的阿米莉亚勾起了嘴角,自信的开口道。
“但是它并不具备一个星系应该具备的光谱图。”
说着,她操控电脑,将投影幕布上的图片更换掉,转而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张光谱分析数据图。
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阿米莉亚接着道:“这些天,我重新对这三颗星体所光谱数据进行了分析。”
“从现在的数据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具有相对微弱的恒星射光谱的吸收线,而并非像以前一样,只具星云射线。”
“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说,它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恒星!”
如何判断天空中遥远星体出来的光到底是一颗恒星的光还是一个星系的光一直都是天文学界的一个难题。
毕竟宇宙实在太大了,可观测宇宙九百三十亿光年范围广袤到已经出了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而过于遥远的星系,出来的光到了地球后已经非常的微弱了,在有限的观测技术下,整体看起来可能和一颗恒星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判断两者一直都是个的巨大的难题。
当然,方法还是有的,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获取高清质量的观测数据,来分析和制备光谱图像。
通常来说,恒星的射光谱中具有黑线,这是恒星外层原子产生的吸收线。
而在星系的光谱中,则会看到一系列的射线,这是星系中的冷气团被恒星加热产生的射光谱。
平时看到的美丽星云就是气体云被加热后出的光。
阿米莉亚所借助的,正是这一手段。
以她的数学能力,再加上从徐川那里学到的数学物理方法,要处理这些数据再容易不过了。
会议室中,格林·班克罗夫特目光落到了荧幕上的光谱分析图上,认真的看了一会后,他反驳的开口道。
“即便是具备较弱的恒星光谱吸收线,也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它是特殊的恒星。”
“如果说这个星系的结构特殊,或者处于演化的晚期,整体缺少星际尘埃和气体,那么星系中恒星光是可以混合在星系光中传递过来的。”
“相对比之下,它们是恒星的可能几乎完全没有。”
“每一颗星体都在数百亿倍太阳质量甚至更高,如果是恒星,理论上来说它早就坍缩成黑洞了。”
面对班克罗夫特教授的反驳,阿米莉亚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道:“我不否认你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但如果它是由暗物质组成的恒星呢?”
“这不可能!”
旧事重提,格林·班克罗夫特教授有些不耐烦的开口道:“以暗物质的性质,根本就不可能形成恒星这种东西。”
“不具备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的暗物质粒子根本就无法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变光热。”
“我相信作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你应该比我更清楚这一点。如果实在不清楚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多了解一些暗物质理论再来和我讨论这个话题。”
对于暗物质,除了物理学家外,恐怕天文学家是另外一个最熟悉的人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