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今天是新年元旦,这几天学校的活动特别多。
除了校刊刊登之外,学校礼堂还会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赵瑞雪就会参加。
后面还有盛大的文艺汇演,这几天晚上学校还会组织电影放映。
这年头的师生互动很多,师大的老师都乐于参加学生的校园活动。
中文系最多的活动便是文学社的,有办讲座、编刊物,还有诗歌朗诵会、戏剧演出等等。
编辑、出版刊物是文学社存在的基本标志。
最初师大有两个学生文学社。
一名“摇篮文学社”,归校团委和校学生会主管,社员来自全校各系;
一名“五四文学社”,由中文系团总支和系学生会管理,社员也就是本系同学。
其实摇篮文学社的骨干也多半是中文系的文学小青年,两个文学社的缘起没人追问过,也没听人谈起过它们并存背后的是非,估计也就是组成群体的差异。
文学社通常不定期编印刊物和报纸,五四文学社这份16开的刊物《双桅船》,由启功先生题写刊名,三色胶印封面,铅字排印,已经是“高大上”的出版物了。
“哎哎!启功先生和蓝隶之老师来了,还有校报的江勇老师。”
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喊了声。
纪庆兰便看到一个带圆形眼镜的,一脸和蔼相的白胡子老头走在前面,身后还跟着几个老师,还有一个据说是《诗刊》的男编辑也过来了。
“同学们,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198o年来了,我们有请启功先生为我们的新年致辞……”江勇老师举着话筒说道。
“尊敬的同学们,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站在岁月的门槛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我谨代表北师大的全体教师,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白胡子老头祝贺道。
“啪啪啪啪……”众学生鼓掌。
致辞完毕,随后开始售校刊。
众人一拥而上,支持自家的校刊,都觉得义不容辞。
这会儿,大家有很好的集体主义精神。
祖国、学校是我家!
拿到书,映入纪庆兰眼前的第一篇,便是一名“爱的人”的诗歌,一看名字,果不其然是78级中文系宋建春的作品。
人群里已经有人大声朗诵起来:“晚风轻拂,柳絮飘扬,你的眼神,如古老油灯下的微光……你的轻叹,是那未完的乐章……在星空下的诺言,轻轻吟唱,爱,穿越了时空的墙。”
“这诗比上次的写得好,意象更多,更丰富,文字也更加朴实。”纪庆兰若有所思的评价道。
此时的宋建春站在人群中鹤立鸡群,时不时被同学问两句。
这时《诗刊》的周编辑走过来拍了拍宋建春的肩膀,微笑的鼓励道:“宋建春同学,下次还有诗歌记得给我们《诗刊》投投嘛,北师大有像你这样有诗才的年轻人不多了,我们诗刊打算今年开展一期“青春诗会”,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好好努力……”
“周编辑说笑了,建春也只是随性而坐,难登大雅之堂,诗刊是我心目中的至高殿堂,若能录用刊登,实在是荣幸之至。”
宋建春笑着谦虚道,不过心情却是一阵激动,青春诗会?
这是在邀请自己吗?
“好好加油。”
周编辑矜持的点点头,随后转身毫不留情的离去。
“瑞雪快看,宋建春这小子居然被诗刊的周编辑鼓励了!”
也因为这位周编辑对宋建春的鼓励,纪庆兰看向宋的目光里也带上些许羡慕,拍了拍赵瑞雪的手臂说道。
赵瑞雪摇摇头,心神还曾经在程开颜的文字当中,不过听到纪庆兰话语中带着羡慕敬仰的语气,她淡淡的摇摇头,“就那样吧。”
“得了,跟你说也是白说,你的心思,已经全在我们小程老师身上了,小程老师人很好,但论才华还是不及宋建春的。”
纪庆兰无语道。这些日子,寝室的人算是看出来。
瑞雪原来是对小同志有意思,据说从小时候开始就对小同志情有独钟,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好嘛!
但这可是《诗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