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制造引力,听起来就已经很震撼了,制造比地球表面更强的引力?
那岂不是能够让物体直接加向上飞行?
另外,技术实现的需求并不高,也只是不到1T的电磁干涉以及要求稍高的媒介材料活跃度而已。
在技术层面上已经没有壁垒了。
这就表明未来的飞行逻辑会彻底改变,技术已经先进到想都不敢想的程度。
前来的航天局专家中,还包括做航天航空飞行器设计的专家,他们也开始讨论如何利用技术制造出飞行器或航天飞船。
讨论,持续的时间很长,也没有确定的结果,因为技术逻辑完全不一样了。
原来的技术是依靠航天动机,来推动飞行器离开地球表面向上飞行,而现在是考虑让技术运作,就可以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升空。
所以声控层面根本不用考虑,要考虑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最重要的能源。
另一个方面就是引力场控制问题了。
后者和技术实现直接相关,而前者和技术本身无关,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考察了一番实验以及对于技术需求做了详细计算以后,有专业学者得出了结论,“利用这项技术,制造二十米直径类似于传统uFo型态的飞行器,以现有的电池技术来说,最多只能支持飞行半个小时。”
“这是初步的计算,但时间差异也不会太大。”
“同时还要考虑横向飞行的加问题,就需要安装特殊的航空动机。”
“电动机需要额外的电力,维持飞行的时间就会更加短暂。”
半个小时,相对还是比较短暂的。
如果是制造一架载弹军用飞行器,升空后持续以三倍音飞行,作战半径也不会过一千公里。
这个时间还是太短了。
科技工业局的高晓明院士,和张硕说起了这个问题,并问道,“技术实现的需求能不能再降低一些?”
“比如,磁场强度……”
“不可能!”
张硕立刻摇头道,“数据模型,可能会求出磁场强度需求更小的解组,但磁场强度降低,不代表其他参数降低,也许找出了结组其他需求非常高,技术实现的难度就更高。”
这不是百分百的。
张硕也很清楚,肯定存在技术转化更容易的解组,但那需要碰运气,也许做了大量的研究,找出的解组比现在更差。
他之所以说不可能,是让其他人不要把希望都放在项目团队身上
能源,本来就是一个大问题。
哪怕是能源需求再降低一半,所制造的飞行器维持飞行时间也不会有质的突破。
重要的,还是解决能源问题。
高晓明点了点头,小声问道,“我知道佟院士的研究,那个研究是以电磁干涉原子核,让原子核解体,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其强度要远远过普通的核裂变。”
“张硕教授,那么是不是有可能就像是核电厂一样,我们也能控制这种核裂变,并制造出相应的能源装置?”
张硕听罢犹豫了下,他拧着眉头思考了一阵,说道,“我没有特别去研究过技术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也许可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