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融入其中
格斯觉得,自己的判断正在一点一点地被颠覆,此前先入为主贴在安森身上的标签一张一张被撕掉。
眼前,也是一样。
格斯认为安森不适合金。
因为安森自身的气质相对低调一些,俊朗而阳光、儒雅而潇洒,如此大红大绿的金色着实太过俗气,不仅没有加分效果,而且还会没有必要地拉低颜值——
假,就是一次最好的实验。
但安森有不同的想法。
金,好看不好看是其次,因为青少年经常作出错误的选择;重点在于一种叛逆,可以看作是他的反抗。
结果——
格斯不喜欢。
他承认,看到安森的金造型之后,他还是不喜欢,比假更加俗气也更加廉价,他甚至建议安森剃光头。
“至少,光头有个性。”
然而!
伴随时间的推进,格斯终于慢慢理解安森的意思了。
这几天时间里,格斯始终隐藏在学校的角落里旁观,看着安森顶着一头绚烂的金,格格不入地在校园里游荡,如同游魂,来来往往的身影在观察在打量在驻足却始终不曾真正靠近,仿佛存在一堵看不见的无形隔膜,严严实实地把安森包围起来。
那种孤独和脆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如果是光头,那就显得太倔强太尖锐,反而和电影的调性相左;但这一头金,以烟花的姿态盛开悄悄掩饰自己的落寞和哀伤。
寥寥数笔,一个形象跃然于纸面。
所以,格斯又判断错了。
有那么短短一刹那,格斯担心是自己偏心安森而自行找到合理的解释自圆其说;但看到学校里其他孩子们的反应就知道了——
明明安森就在他们眼前晃荡了整整三天,他们却依旧如同无头苍蝇一般来来回回地寻找安森的身影。
安森说,“他们找的是彼得-帕克,不是安森-伍德。”
一句轻描淡写话语的背后,却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起来。
现在,格斯有些明白安森点头答应出演“大象”的原因了,所以看到安森兴致勃勃甘之如饴地担任摄影助理,格斯一点都不意外,这就是安森现在需要的:
一切,回归常态。
看,一步、再一步,格斯正在完全改变自己对安森的看法。
最重要的是,格斯脑海里关于整部电影的画面也正在成形。
格斯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安森站在镜头前面的表演——
“卡!”
“行,这场戏没问题了,下一场。”
和安森此前的作品相比,格斯的拍摄风格就是一个极简,尽管史蒂文拍摄工作效率高,但那是拍摄之前准备工作充分的结果;格斯却没有太多准备,一切从简,整个拍摄进度也是飞快往前推动。
“大象”这部电影里,场景不多,但格斯准备玩一个花样,同一个场景切换不同视角展开,也就是说,相同的情节可能以多个视角持续不断地呈现。
但和那些烧脑反转电影不同,格斯希望用这些单调重复的镜头来表示校园生活的枯燥,同时也勾勒出鲜活生动的群像,展现不同视角看到的景象。
所以,投入拍摄前,格斯会和学生们确认一遍“情节”,保证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后无视摄影机的存在继续忙碌自己的事情;再确认摄影机的运动路线,保证学生们不会撞到哈里斯。
至于台词、动作等等细节,格斯不会进行指导,而是由学生自由挥。
最后,格斯会找到这一场戏的主角,确认的事情基本相同,唯一区别就在于,摄像机会对准主角,以特写、近景、远景等等不同的镜框捕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