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对着天空,蒙上一层清冷雾气滤镜的苍穹,看不到球场之上生的事情,也看不到任何身影,只能从模糊不清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橄榄球的情况。
谁知道呢,也许是一场棒球赛,又或者只是一群学生在追逐打闹。平静,却肃穆。
淡然,却凛冽。
从一开始,电影就彰显自己非比寻常的姿态,然而,这仅仅只是一個开始。
“安森”。
电影屏幕上出现熟悉的名字,不等观众细想,“安森-伍德”就登场了,一个同名同姓的普通中学生。
显然,这是一个特别的处理,尤其是回想一下,刚刚在红地毯生的事情,此时再看着安森以安森-伍德的身份出现在电影里,戏剧和现实、真实和虚幻的界线模糊不清,一秒就把观众拖入电影里。
但是,这奇怪吗?
倒也不,毕竟安森就是男主角,只是顶着一个名字而已,以安森展开故事再正常不过,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然而,短短两分钟之后,观众就糊涂了,因为电影随即切换视角,进入另外一个陌生学生的叙事线。
一张陌生脸孔,一个彻头彻尾的新人,一个没有出现在戛纳的演员,却一下抢走安森主角的焦点?
这,正常吗?
问号,一个接着一个。本来,电影里没有什么特别情节,一上来就重拳出击地抓住全场观众的注意力,呈现在画面上的就是中学生的普通日常而已;但因为视角的切换,并且叙事时间明显被打乱,一阵眼花缭乱——
如同“记忆碎片”一般。
观众全部警惕起来,全神贯注,试图弄明白这部电影怎么回事,格斯又到底在玩什么花样。
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卢米埃尔大厅里就整理清楚了真相,毕竟,这本来就不是一部烧脑的科幻悬疑大片。
原来,这就相当于一部“纪录片”,以多线交织、打乱时间的方式呈现多视角镜头,展现一所中学的日常。
安森,只是其中一员而已,没有任何特别,没有能力、没有主角光环,普通学校群像里的一部分。
那是一个下午,阳光特别灿烂、天气特别晴朗的午后,一切洋溢着勃勃生机。
“安森”。
一名中学生,显然被家庭琐事困扰。
父亲酗酒、母亲消失,本来准备逃课,却被父亲逮个正着;为了避免父亲酒驾,不得不自己开车前往学校,还要担心父亲不负责任地继续酒驾,不得不要求哥哥尽快赶来学校把醉醺醺的父亲带回家。
当然,他迟到了,被教导主任抓到办公室训斥了一顿。
而后,他还是不想上课,在学校走廊里游荡着,却在独自一人的时候,默默擦拭眼泪,也不知道原因,就只是想哭。
“伊利斯”。
一个摄影师,同样也是中学生,满脑子思考的就是如何拍摄出好照片。
他甚至在学校里拥有一个暗房,拍摄照片结束之后,马上就会自己洗胶卷,看看拍摄出来的成果。
在走廊里看到安森的时候,他笑盈盈地让安森成为自己的模特,又摁了几次快门,然后也不想上课,一路前往图书馆,在里面寻找到摄影相关的书籍,兴高采烈地搓手,开始准备好好研究。
镜头,始终跟在这些少年少女的肩膀后面,如同幽灵一般,静静地记录他们的日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