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高明之处。
罗杰清楚,人们必然质疑格斯-范-桑特的拍摄技巧,但事实上,格斯悄无声息地把技巧融入电影,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大象的存在却又拒绝直接指出来——和现实接轨。
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思想冲击和反思余韵,远远出想象,不是表面上用暴力简单粗暴打乱平静的一拳人叙事那么简单,越想越值得细细回味。
妙趣横生,电影层面的、现实层面的,全部都是如此。
所以,罗杰也好,戛纳的其他人也罢,一个两个全部都在魂牵梦系思绪翻涌,如果有人询问他的感受,他可能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准确话语描述,就好像昨晚一样;也可能不同想法不同观点在撕扯打架,因为电影呈现出来的议题从来不简单。
可以想象,“大象”引起的热议狂潮,现在才刚开始。
罗杰已经许久许久没有观看这样一部引头脑风暴的电影了,他现在觉得,安森选择这部电影应该不是巧合。
也许,人们全部错看了安森。
一直以来,罗杰并没有对安森特别相待,就事论事,罗杰自己也承认,他把安森当作一个花瓶看待,哪怕“蜘蛛侠”、“猫鼠游戏”里安森展现演员的魅力,那也是外形打底角色加成带来的视觉冲击,所以罗杰不认为需要对安森另眼相看。
但现在,这种想法生了改变。
在大屏幕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演员一种是巨星,当然,就目前而言,安森依旧是前者,甚至可能不算演员,只是演员下属的分支,偶像花瓶,包括“大象”也不例外,这部电影几乎没有挥空间,因为格斯追求记录风格,没有留给演员们表演空间。
不过,罗杰现在隐隐开始期待,期待安森的下一部,这位演员的每一个脚印都在变得越来越有趣。
想到这里,罗杰再次在键盘敲了几下,然后送。
“四分”。
如果是满分一百分,那就是一百分。
如果是满分十分,那就是十分。
当然,在戛纳,满分是四分,所以罗杰选择了四分。
一切,就是如此简单。
在罗杰看来,电影也许并不完美,但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毫无疑问就是满分,无可挑剔的那种。
此次前来戛纳,罗杰并没有加入官方场刊的评分行列,但他依旧为几家媒体撰稿,这不妨碍他为“大象”声,他真心希望更多观众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并且在戛纳这样影迷扎堆的环境里展开讨论——
这样的思想风暴,恰恰是让电影节增色的时刻。
快喝完咖啡,罗杰收拾东西,匆匆忙忙前往街道对面的电影宫,既然影评按时完成,那么今天上午的工作就不能推后,还是需要继续完成才行。
某种意义上,罗杰是正确的:
讨论,根本停不下来。
电影留下一个个问号接入现实,不管喜欢还是憎恨,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头脑风暴完全停不下来。
这,才是第一天而已。
但同时,罗杰的预测也出现偏差:
尽管电影没有留下表演空间,导演和电影才是重点;然而安森的强大影响力依旧在戛纳轻松脱颖而出。
电影里,安森默默拭泪,艾丽西亚亲吻安森脸颊,这一幕的温柔和敏感,出人意料地聚集无数视线。
正如格斯所说,前有艾丽西亚的安慰,后有阿历克斯的提醒,安森这个边缘人却用自己的温暖成为整个校园里的一抹亮色,这也成为电影最曼妙最动人的瞬间。
又有谁能够拒绝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