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后来,“蜘蛛侠:平行宇宙”以及剧版“胆侠”又颠覆推翻这样的印象,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视线,重新回到“蜘蛛侠2”身上。
山姆-雷米给予充足的情节、镜头、时间聚焦彼得-帕克的心理状态以及成长弧光,比前作更加完整也更加清晰,这份耐心在类型电影里着实难得。
不止级英雄电影,其他类型电影里也不太常见。
可想而知,这给予演员足够的空间去构建角色——
角色的状态,在每个时间点的不同挣扎,以及最后完成转变的时机和方式。
电影允许演员构建出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然而,前世的平行世界里,托比-马奎尔搞砸了。
在系列第一部电影里,彼得-帕克是一个邻家男孩,面临青春期烦恼,这样的表演符合校园电影以及肥皂剧的色彩,正是托比-马奎尔的强项,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而系列第二部电影里,彼得-帕克需要面对的不只是成长的烦恼而已,而是生活与现实,情况显然复杂多了,正义与邪恶、小我与大我、责任与自私、金钱与爱情等等,这些问题可能穷其一生也找不到答案,数不胜数的芸芸众生都被困在现实的牢笼里,自然没有那么简单。
面对如此复杂如此深刻的困境,托比-马奎尔依旧用青春校园浪漫爱情电影的方式演绎就远远不够了。
准确来说,其实是一场灾难。
在电影里,彼得-帕克多次面临两难抉择、天人交战的时刻,有时候他想不出答案、有时候他陷入崩溃边缘、有时候他无可奈何束手无策,不同情绪错综复杂,全方位展现这个初出社会年轻人的困境。
然而,托比-马奎尔永远都是一副瞪大眼睛饱含泪水的表情,即使不是面瘫那么夸张,但也相去不远。
复杂而深刻的情绪,在他的处理之下演变为单线条的委屈和茫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本来,委屈和茫然也是正确的情绪;但全程从头到尾都是委屈和茫然,那就糟糕了。
没有角色棱角、没有表演脉络、没有人物弧光,一直到结局也没有展现成长和变化,始终都是委屈巴巴忍辱负重的模样,这导致人物始终原地踏步,对于电影来说,这是彻头彻尾的灾难。
事实上,在职业生涯前期,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托比-马奎尔的这个问题,但“蜘蛛侠2”之后就全面暴露短板,并且成为他后来职业生涯始终没有能够突破的门槛。
某种意义来说,托比也是一个花瓶,娃娃脸花瓶。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托比的表演毁掉了“蜘蛛侠2”并且导致电影票房逊色于前作呢?
安森不会这样说,毕竟托比的邻家气质确实赋予彼得-帕克不可取代的一种特质,但毫无疑问的是,托比的表演限制住了“蜘蛛侠2”,没有能够把山姆-雷米精心撰写的剧本和人物的潜力全部挥出来。
如果潜力全部挖掘出来,“蜘蛛侠2”是否能够改写历史?
安森不确定,因为电影票房背后的影响因素着实太多了,在现在这个时空里,“蜘蛛侠”更是达到一个全新高度,难以越的高度。
但安森想试试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