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森是绝对核心。
所以,整部电影营造出来的印象就是安森一直在试图改变命运,巨大的阴影却如影随形地笼罩住安森,一种属于悲剧的壮烈能量弥漫在预告片里。但具体怎么回事?蝴蝶效应代表什么?安森又面临什么困难?这是科幻电影还是灾难电影,亦或者是爱情电影?
诸如此类等等,全部退居其次,尽管那些画面全部都是细节,但依旧不足以拼凑出电影的剧情主线。
尼古拉斯做功课了,他反反复复观看了“怒海争锋”和“蝴蝶效应”的预告片。
“怒海争锋”的电影故事以及风格影像,一目了然,预告片已经展现端倪;但“蝴蝶效应”则没有任何头绪。
尼古拉斯相信,这应该就是故意的——
制造悬念。
利用安森的魅力抓住观众的好奇,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
一切赌注,全部压在安森身上。
然而,电影一开始,故事线就直接拉到童年时代?
情况,不妙。
尼古拉斯知道宣制造的预期带来巨大实际落差之后的危险,观众们的注意力可能无法持续十分钟,如果电影无法在这十分钟里重新召唤安森,又或者是通过其他办法抓住注意力,观众的流失可能就难以避免了。
想到这里,尼古拉斯略显扼腕。
但不意外——
安森,还是年轻。
尽管安森知道如何宣传行,尽管安森选择作品也有自己的独到眼光;但作为制作人还是略显青涩,难以在演员、行、产品经理、艺术创作、导演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其中的哲学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看看今晚,从预告片的期待值,一路延续到映式的特别策划,一切的一切全部围绕安森这个焦点展开,整个放映厅里熙熙攘攘全部都在讨论安森。
然而,电影开始一分三十秒之后,安森就下线了?
这,合理吗?电影剧组又期待着观众怎么想?
成也安森,败也安森。
认真想想,其实这是好事,毕竟安森才二十一岁而已,这证明安森也不是完美的。
尼古拉斯稍稍放松,开始主动降低电影的期待值。
故事,从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开始。
安德莉亚,是一位母亲,却同时必须兼顾父亲的角色,她的丈夫杰森因为精神不稳定而长期居住在医院里,她不得不一个人抚养年幼的埃文。
保持日常生活的秩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没有想到,安德莉亚一直认为乖巧的儿子在学校里闯祸了。
老师让孩子们画画,描绘自己长大以后想要做的事情,结果埃文画了两具残破的尸体,而他握着大刀站在尸体上。
更糟糕的是,当老师试图询问埃文的时候,埃文却表示自己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让安德莉亚濒临崩溃——
因为埃文的父亲就有相似的症状,安德莉亚担心埃文遗传了疾病,她带着埃文前往医院检查。
医生展开详细检查,并且建议埃文开始写日记,记录每天生的事情。
然而,情况没有立刻好转。
安德莉亚和埃文在家里,前一秒埃文还在写日记,下一秒安德莉亚现埃文拿着一把刀站在厨房里——
啊!
放映厅里响起一片惊呼,太意外太突然,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堪比恐怖电影里的“跳跃式惊吓(Jump-scare)”。
尤其是那个凶狠恶毒的眼神搭配天真浪漫的脸孔,剧烈反差带来的惊悚感,浩浩荡荡地席卷整个放映厅。
尼古拉斯也一样被吓到了,心脏狂跳不已,
此时尼古拉斯意识到,好像……有一点点意思,所以安森扮演一个……杀手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