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吃完汤圆,一家子牵着手继续前进。人潮太拥挤,春寒料峭的,大家都挤出一身汗,表情也是兴奋异常。无一幸免,赵德昭、李清桐、锦儿、李四娘的脚,都被踩了。十指连心,连赵德昭都被踩痛得叫唤起来了。
奋勇突围、误打误撞,来到一条支巷较多的街道。却见这里有太多的俊男靓女,他(她)们或东张西望、或含情脉脉。
那个时代待字闺中的姑娘即便是白天都不得外出,更何况夜晚了。而元宵节则没有这个禁忌,男女都可以玩月赏灯,这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
元宵节灯光就像白天一样雪亮,灯月辉映的京师是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姑娘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而青年男子也个个英俊潇洒。大家在这里期盼着一种偶遇、碰撞出爱情的火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时,前面喧嚣起来。李清桐八卦之心被勾起,要赵德昭问问发生了什么事。赵德昭拦住一个喜欢八卦的中年妇女,一问才知道:发生了一件感人的趣事!
皇帝和皇后陪太后元宵夜登宣德楼观灯与民同乐。凡来楼下观灯的百姓都可获得一杯恩赐御酒。一对青年夫妻在人群中走散,妻子挤到端门下,喝完一杯恩赐御酒,却顺便偷了一只金杯。御前带刀侍卫发现后把她扭送到太后和皇帝、皇后面前,少妇急中生智,吟了一首诗为自己辩解: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意思是她和丈夫观灯走散,担心回家受到公婆责怪,只好拿金杯回去,证明是在端门前喝了皇上恩赐御酒,没去别的地方。太后听了少妇的聪明应对,就温和地对皇帝三说了几句,就由皇帝把金杯赏赐给了她。
这件事扩散极快一下子被传为美谈!
多年以后,赵德昭才偶然从王承恩那里知道:这件事是王承恩导演的,那个妇人实际上是大内侍卫的家眷,目的就是给太后和皇帝、皇后制造爱民如子的好名声。王承恩因此获得赏赐无数。
又玩了好一会儿,却发现来到灯谜一条街,很多家彩灯上都贴有谜语。元宵节观灯猜谜,是一种民俗文娱活动,是从很古的时代就流传的元宵节特色习俗。大家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猜中则有小奖品。在观赏花灯之美景时,通过猜灯谜,获得充满趣味的智力考验,人们往往乐此不疲。
灯谜不同于谜语。灯谜多利用汉字的一字多意,一词多解,通过别解、假借、离合、增损等方法来猜射谜底,就像打老虎一样难,因而古人又把灯谜称作“文虎”、“灯虎”,猜灯谜称作“射虎”、“打虎”。
如以“星”为谜底,谜语的谜面是:棋子多,棋盘大,只能看,不能下。而灯谜的谜面是:诞辰。诞辰就是生日,故而日和生字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星字。猜灯谜多是文人游戏,因而这也是一门学问。比如用“萤”为谜面猜一字,谜底是“花”字。假如你不知道《礼记·月令·季夏》里“腐草为萤”一句话,就很难猜到。
大家特别喜欢用四书里的句子做谜底,比如用“只把官场作戏场”为谜面,打《论语》一句,谜底是“仕而优”;用“红旗报捷”作谜面,打《孟子》一句,谜底是“克告于君”。
记忆力超级好的赵德昭,在猜谜上有极强的天赋。一条街还没走完,锦儿怀里就抱了一堆小奖品。这些小奖品不值钱,但做得很是好看好玩,正适合锦儿这个年龄的小女孩。每获得一个小奖品,锦儿都兴奋得跳脚、尖声怪叫。
李清桐除了为儿子的聪明骄傲,自己也参与了猜谜。她也是书香世家出身,是极聪明的女人。读书破万卷,猜谜如有神,她也赢得了好几个小奖品。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元宵节灯会给喜庆祥和的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格外热闹。
只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是大梁皇朝最后一次盛大的春节灯会!自正月十六灯会结束、官府恢复办公,一直到大梁皇朝灭亡,再也没有举办过了!
京师百姓经离乱,见话先朝如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