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笑莲端来搪瓷杯,笑着递给了孙树文。“我家的水,可能没韩团长家的好喝。”“小孙同志,你别嫌弃啊。”孙树文微笑:“水都是一样,怎么可能不好喝?”马笑莲摇头:“不一样,不一样。”“我烧水的技术,没有玉英的好。”孙树文愣了一下,低头吹着杯里的热气儿。就听马笑莲叹气说:“玉英回老家南河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我怪想她的。”“小孙同志,你呢?你想不想玉英?”孙树文手里的搪瓷杯差点没拿住,低头不搭腔喝着杯里的水。马笑莲伸手轻拍了下他的胳膊:“我知道你也想她。”“大家都是同志嘛。”孙树文被水呛到,把搪瓷杯还给了马笑莲。“谢谢嫂子。”“我回军区了。”说着敬了一个礼。马笑莲急忙叫住孙树文:“等一下,小孙同志。”孙树文不解地看着马笑莲。马笑莲从口袋里掏出鞋垫,递到孙树文面前:“这是给你的。”孙树文向后退一步:“嫂子,我不能要。”“部队有规定,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您还是拿回去吧。”马笑莲道:“没法拿回去。”“这是别人托我交给你的,你要是不想要,等她回来,你亲自还给她。”说完,把鞋垫塞孙树文手上,然后转身就走。孙树文忙问:“嫂子,她是……”“一个傻姑娘,你认识,你喜欢喝她烧的水。”“……”孙树文看着绣花鞋垫,脑海中全是那道身影。两根长长的麻花辫,清澈的大眼睛,羞涩的笑容。……罗雅晴吃完饭,也没再继续回里间躺着。把昨晚换下的被面和床单,拿到院子里清洗。压井水洗了被面床单,刚晾到绳子上,张桂琴挎着个篮子过来。“雅晴。”“我听别人说你们回来了,开始还不信呢。”“没想到真的回来了。”“小俩口啥时候到家的?”罗雅晴笑道:“昨晚上,一点多。”张桂琴有些吃讶:“大半夜啊?够辛苦的。”又问:“中午你家引火做饭没?”罗雅晴摇头:“炉子引了,但没开锅,中午吃的食堂。”张桂琴笑着,亮了亮手里的篮子:“我给你们送点菜。”“你们才回来,家里一定没啥菜。”罗雅晴有些不好意思:“老吃婶子家的菜。”张桂琴笑起来,把篮子塞给罗雅晴:“老跟我客气。”“开春了,等你把菜种出来,我就不给你家菜了。”坐到凳子上,看了看院子,指着一小块地方。“这块土肥,可以种菜。”“现在早春,气温还不太稳定,小青菜,韭菜,香菜,是可以种种。”“你得空把地翻翻,过几天我把菜种给你送来。”罗雅晴点头:“嗯好。”心里打算,明天就把地翻了,晒个三四天,就可以种菜了。罗雅晴把篮子里的菜送回屋,从柜子里拿了点心。又搬了两个凳子。想着,一会一定还有别人来串门子。果然,凳子才搬出屋子,就看见柳茶花挺着大肚子走进院子。然后没一会儿,陈小敏牵着小建国也来了。院子一下子热闹起来。“啥,你回南河婆家,又去了京都?”“你怎么这么能跑,坐火车多累啊。”“韩团长真疼媳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闹。罗雅晴给大家分享从京都带回来的点心。众人拿到点心也舍不得吃。“京都的点心,就是不一样,真好看。”“精致。”“别说我们,你们看建国,他都舍不得咬。”“他怕咬坏了。”小建国小手拿着枣花酥,舍不得咬,用舌头舔。罗雅晴回屋又拿了一包点心:“先尝尝这个吧。”“这长的糙,你们应该舍得吃。”众人目光全落在罗雅晴的手上,看着她打开油纸。每人一块,分到手里。小建国把枣花酥,给陈小敏:“妈妈。”陈小敏笑道:“好,妈妈帮你收着,你先吃别的。”张桂琴咬了一口点心,嘴里咀嚼,细品着。“啥面做的?又黏又糯,有点像糯米面。”“外面粘的,这味又像黄豆。”罗雅晴笑着:“婶子,你说对了,是糯米面做的。”“外面粘的那一层,是炒熟的豆面粉。”张桂琴乐呵呵:“我就说嘛,有黄豆的味道。”柳茶花看着手里点心啧叹:“京都人真会吃。”“瞧这些点心,又糯米面,又是黄豆面,中间还卷着馅,真够讲究的。”“雅晴,你是京都人,我羡慕你从小吃……”一句话说半截,柳茶花余光瞥见隔壁院子。马笑莲挥着锄头刨地。,!“笑莲嫂子,来唠会。”“我们在雅晴家吃点心呢。”“雅晴从京都带回来的。”柳茶花热情的喊着,马笑莲也不看她一眼。劲使在锄头上:“你们唠吧,我这不得空。”“再说,你们聊啥,我听得到。”柳茶花又喊:“那你不想尝尝京都的点心是啥样的?”马笑莲回道:“我尝过……我肚里午饭还没消化完。”“吃不下点心。”“我也不:()七零军婚好甜,俏媳的糙汉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