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施厂长这句话一堵,蒋燕丽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回应。
她总不能说,自家孩子文化不行,考不上吧?
“喝口茶,别急,慢慢说。”
经历了那天宋蔓罗不按常理出牌的头脑风暴,在面对蒋燕丽这种拙于应对的表达,施厂长忽然找到了自信。
他把柄被捏着又怎么样?
他有软肋,蒋燕丽何尝没有软肋?
没有软肋,制造软肋。
蒋燕丽的软肋就是她女儿。
“施厂长,我在厂里兢兢业业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之前老林、老张、老巍他们的孩子,不都来单位上班了吗?怎么轮到我家碧玉,就要考试了呢?”
蒋燕丽稳定了下情绪,终于疏理出一条占得住理的说辞。
不过,事实情况确实也如她所说的一般,过去家属的子女,只要能安排得下的,厂里都会尽量安排,因此造就了许多的“厂二代”。
当然,人家如果有更好的去处,就不会来这里。
怎么到了她这茬,规矩就变了?
蒋燕丽当然觉得自己吃亏了。
“蒋副主任,以前大家孩子来上班,都是先做一段时间临时工,再想办法转正。
这次碧玉算来得巧的,如果考试能过,马上就能转正。
你说,这规矩变得好不好?”
施厂长故意装着不知道林碧玉文化差。
蒋燕丽又爱面子,不肯说自己女儿学习不行。但确实,按现在的新规矩来看,碧玉绝对考不上了。
林碧玉是中专生,按道理可以分配工作。
但现在他们家能找到的工作要嘛就是售票员、要嘛就是学校做后勤的,正式工是正式工,可是林碧玉不喜欢,一说让她去当售票员,工人,她就说如果家人逼她,她就去死之类的浑话。
她想做光鲜亮丽的职业,比如,当演员。
所以蒋燕丽才心心念念要把女儿送到厂里。
这时,她突然窥到厂长话里的漏洞,于是,她赶紧换了个思路,说:
“如果碧玉考不上,能不能来厂里先当临时工?这点照顾,还是可以有吧?”
总不能让孩子没工作,先来当临时工,后面再想办法转正,哪家不是这样过来的?
她心里盘算着。